膠東在線5月31日訊(記者 李婷婷 通訊員 林吉杰)2017年5月31日,煙臺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成立,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的山東省首家、全國第二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四年來,煙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立足煙臺,面向全國,圍繞現代食品、機械裝備制造、化工等產業,打造國內一流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平臺,打造出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知識產權保護“煙臺模式”。

發明專利授權率突破90%,居全國第3位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各審查協作中心發布全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2020年預審合格發明專利質量反饋報告,煙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預審合格發明專利授權率91.8%,居全國第3位,高出全國平均值近7個百分點。
作為全國第2家獲批建設、首批正式運行的煙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運行4年來,已累計受理各類專利申請3491件,預審合格1517件,已授權1253件,經預審合格的案件授權周期縮短70%以上。2020年中心全面實施標準化流程再造,制定101項工作標準,啟用專利預審信息化管理系統,服務成效大幅提升,所有專利申請自接收至結案平均周期僅5.8天,預審合格量及授權量同比分別增長216%、212%。

專利導航助推企業創新發展
成立四年來,煙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基于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需求,運用專利導航方法,通過產業數據和專利數據深度融合分析,累計實施25項專利導航項目,引導培育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4家,產生經濟效益8億元。
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號成功攜五星紅旗奔月成功!這抹鮮艷的中國紅正是中心實施的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差別化對位芳綸關鍵技術專利導航項目”中的核心技術間位芳綸材料制造而成。煙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充分發揮專利導航對產業升級的引領支撐作用,助推企業創新發展。

為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標準化建設提供“煙臺經驗”
5月21日,煙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國家級“山東煙臺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正式啟動。據悉,“山東煙臺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第七批96個項目中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唯一獲批的國家級試點項目。目前,煙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標準化工作卓有成效,累計制定綜合管理標準1項、崗位職責標準41項、業務流程標準59項,共計標準101項,成為全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首家完成流程再造并正式實施的單位。
下一步,煙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將堅持流程再造與標準化試點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體系,著力推進服務流程標準化、服務質量標準化,探索創新服務方式和內容,為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標準化建設提供“煙臺經驗”。